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 应腾)复活“破纸团”技能哪家强?这次贵州拿了全国优秀!
日前,由中国文物学会、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“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”终评出炉,贵州省博物馆选送的“纸质文物保护修复”入选全国优秀项目。这是贵州文物修复项目首次获全国性殊荣。
这是贵州文物修复项目首次获全国性殊荣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主办方介绍,此次入选“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”涉及文物藏品门类多,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紧密结合、强力支撑文物修复保护理念技术创新发展的优秀案例也不占少数,可谓竞争激烈。
入选的30个项目,包括10个“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”,20个“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”,是近年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成果,代表了当前文物藏品修复的前沿水平。
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,以手稿、名册、文献等革命文物为主。图为《黄河船夫曲》歌本修复
“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”项目共21件/套文物,以手稿、名册、文献、纸币等革命文物为主。其中,二级文物1件,三级文物2件,病害达到濒危级别的有9件。
“主要‘内外伤’囊括纸质文物常见病害类型,如皱褶、断裂、残缺、变色、动物损害、微生物损害、锈蚀、书脊开裂、糟朽等。”贵州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全锐告诉记者,修复遵循“整旧如旧,还其原貌”原则,对双面有字文物,采用国家发明专利“纸张剖夹修复”技术进行保护修复。
《自卫队的名册》修复前
《自卫队的名册》修复后
近年来,文物保护修复日益受到社会关注,文物保护修复从抢救性保护,向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,并更注重预防性保护,文物保护工作也向精细化高科技发展,获得了更多科技赋能,如扫描电子显微镜、红外光谱、X射线、CT技术等广泛应用。
此次入选“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”,将为新时代贵州文物考古、保护与多学科深度融合提供案例,也将进一步促进贵州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、科研能力、项目规范管理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。
一审:郭邱磊
二审:田钰琳
三审:张 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