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探险
简讯:黔南平塘:水龙腾飞迎盛世 泼水狂欢话传承
来源:多彩贵州网     时间:2023-07-04 15:36:38

多彩贵州网讯讯 锣鼓响起,水龙狂舞;泼水狂欢,点燃盛夏。


【资料图】

耍水龙,泼吉祥水,是平塘县布依族喜好的一项活动。每年端午前后,平塘布依族群众都会舞着水龙巡街表演,水龙走街串巷舞动翻腾,全城群众泼水狂欢,沿街战鼓雷鸣,格外热闹。

水龙游街李林摄

平塘舞水龙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,已延续600多年。民间相传,明洪武年间平塘大旱,河水干涸,草木庄稼枯死,人们纷纷举家外出,到处逃荒,民不聊生。农历五月初五这天,一条青龙云游至此,见此惨象,便入地扎洞引来长江水、上天唤雨降下一场甘露,拯救平塘人民于水火之中。

人们为了纪念呼风唤雨造福人间,忘我献身的青龙,每年到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,都要用龙须草扎出青龙的模样,在县城耍起来,全城百姓争相用吉祥水泼洒青龙,以表示对青龙的怀念。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平塘布依族独特的民族习俗活动——“耍水龙”。

群众与游街水龙泼水互动

“耍水龙”活动期初起源于原平湖镇西街村,在每年端午来临之际,由村民们自发组织,规模只有两条龙组成;1982年扩大到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村的四大街群众自发参与,规模增加到九条龙;2013年水龙活动更趋于完善,由9条水龙、护龙队、龙女、金童玉女、祭祀队等队伍组成,整个“耍水龙”活动由出龙、请龙仪式、迎龙仪式、画龙点睛、祈福、表演、踩街、拜龙仪式、献龙仪式等环节组成,使“耍水龙”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具布依民俗特色的活动。2019年,平塘“水龙节·布依”被列为贵州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群众泼洒“吉祥水”

耍水龙,最为重要的就是水龙的制作,耍水龙前,少数民族群众相互协作,用山上翠绿刺竹、柳条、龙须草,共同编扎水龙,配上一匹30多米黄色或红色或青色的绸缎,花花绿绿,煞是好看。龙身长约8至14米,分为5节、7节、9节等,每节装有1至2米高的木柄,以便玩者舞动使用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,逐渐演变为用彩银、红布、鳞纸等精美的材料编扎。

众闹水龙潘虹摄

平塘水龙与其它地区最明显的区别即龙身上绑扎的龙须草,龙须草在当地有着消灾赐福的美好寓意,添加了翠绿、柔软且毛茸茸的龙须草,水龙变得更加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,当水龙耍起时,群众能更好地与龙互动。

请龙仪式姜本平摄

水龙扎好后,各村将挑选出12名青壮年组成耍龙队。在耍龙头一天,先由一位敲锣的人沿街串巷喊:“家家户户水缸装满水,明天青龙来时,用水泼龙。”出龙前,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摆上供品,焚烧香纸,向天神、龙王祭祀。随后,玩龙的队伍便可出发了,出发时配置锣一个,作为玩水龙的前导,青龙跟其身后,边走边玩(称“过街龙”),水龙在街头边舞边走,街道两旁的住户用瓢、盆盛水泼向龙身,以龙头为重点泼水对象,男女老少都可参与泼水,其景其情,热闹非凡。

水龙游街

舞龙人员身着短衫,脚穿草鞋,腰拴棕片,富有远古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气息。玩水龙的工具除了扎水龙用绳索拉牵,竹水棒杠起外,还做了一些淋水的工具如长短竹制水枪、洒水瓢等,水多从河里挑回装入水缸,用瓢、桶、盆泼,用水枪喷。

群众都说泼水龙的水是“吉祥水”,水泼得越多,则表示吉祥如意,兴旺发达,当年就会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。被泼上吉祥水,就会事业发达,万事吉祥如意。因此,水龙所到之处,深受群众欢迎。

水龙节活动热闹非凡

如今,“水龙文化”已经成为了平塘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,成为平塘群众最为喜爱的民俗节日之一,每年这天大家会穿上节日盛装,打起鼓、敲起锣,用泼洒水龙的吉祥水,向每一位参加活动的人们送去清凉的祝福。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共同加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中来,在一阵阵水龙狂欢送祝福中,让平塘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,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。

一审:杨婷

二审:毛帝清

三审:雷钦

标签:

最新头条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

配饰